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入秋了,天漸漸涼了,每當夜幕降臨的睡前,家中的長輩總會細心地準備一盆熱氣騰騰的泡腳水。
中醫(yī)認為,腳,行氣血、聯臟腑、通內外。腳上布滿了很多穴位和神經末梢,人的腳就像樹的根,根枯樹竭,腳衰人老。
腳也被很多中醫(yī)認為是人的“第二大腦”。三條陰經都在此匯集:足少陰腎經、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,簡單的泡個腳可以促進人體三大經絡的通暢。
泡腳的好處
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養(yǎng)陽氣
陽氣不足的人通常有手腳冰涼、怕冷怕風的表現。用熱水泡腳,可以使足底的血管擴張,從而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
如果可以堅持長期泡腳,就能改善自身的血液循環(huán),血液循環(huán)好了,手腳冰涼的毛病就會改善很多。
改善脾胃虛弱,祛濕氣
民間有一種說法,叫做十人九脾虛,也就是說脾胃虛弱在人群中十分常見。脾臟管理人體津液運化的器官,脾虛就會導致人體濕氣重,出現食欲不振、精神疲憊等癥狀。
經常泡腳,血液循環(huán)加快,不僅能排出體內毒素,還會促進氣血生化,對脾胃虛弱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改善睡眠
現代生活壓力過大,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睡眠問題,我們可以通過泡腳來改善。
睡前泡腳,會使身心放松、精神舒展,而且在泡腳的過程中,腳部神經受到刺激,會對大腦皮層有抑制作用,大腦得到放松,睡眠質量自然會提高。
泡腳的講究
此外,泡腳的水也大有講究,很多人喜歡在泡腳水里加點料,以達到養(yǎng)生加倍的效果。
但是泡腳在中醫(yī)里看作是藥浴,和吃藥異曲同工,這料也不能隨便加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。
陽氣不足+姜片
陽氣不足、怕冷的人群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幾個姜片,能起到溫熱散寒的作用。
痛經人群+紅花
經常痛經的女性,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適量的紅花,有化淤通堵之效,能減輕疼痛感。
痰濕、肥胖人群+艾草
泡腳水中加入適量艾草,可退腫生肌,去除濕氣。艾草具有祛濕作用,可幫助排出體內濕氣,緩解因濕氣重引起的肢體乏力、關節(jié)疼痛、皮膚濕疹、瘙癢等問題,對腳氣、腳癬等腳部皮膚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泡腳的時候加艾草還可以活血通絡、改善睡眠哦!
易上火人群+鹽
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有所記載,鹽可解毒,涼血潤燥。而且鹽是咸味的,在中醫(yī)理論中,咸入腎經,可滅虛火。因此,易上火的人可以在泡腳水中加入一勺鹽。
泡腳的好處雖多,但也不能貪久和水溫過高哦!如果不加注意,很可能起到頭暈和燙傷的反作用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