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金秋時節,飽滿的核桃正在大量上市。對關注心腦血管健康的人群來說,這顆被譽為“堅果之王”的食材,正是天然的護心“寶物”。不少人疑惑:核桃油脂含量高,真的能護血管?
核桃里的 “心血管營養素”
1.不飽和脂肪酸“主力軍”:核桃的脂肪構成中,絕大部分是對血管友好的不飽和脂肪酸,其中Omega-3脂肪酸(α-亞麻酸)尤為突出。這種關鍵成分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“必需營養素”,卻能精準調節血脂代謝——就像血管里的“清道夫”,主動清理多余脂質,減少有害物質在血管壁的堆積,從根源上為血管減負。
2.鎂元素“穩壓器”:能幫助放松血管平滑肌,輔助穩定血壓,對預防高血壓引發的血管損傷至關重要。
3.維生素E“抗氧化盾”:可減少血管內皮的氧化損傷,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。
4.膳食纖維“代謝助手”:膳食纖維能降低膽固醇吸收,還能調節餐后血糖,間接減輕血管代謝負擔。
當季吃對小技巧
1.挑核桃:瞄準“高營養果”
選外殼飽滿、紋路深且清晰的,凹陷或破損者可能油脂氧化。同等大小選偏重的,果肉更飽滿,營養不打折扣。聞著有自然堅果香的才新鮮,哈喇味意味著油脂變質,有害血管。
2.吃核桃:精準控量+科學吃法
每日2-3顆(10-15克核桃仁)為宜,過量易致熱量超標,反而增加血管代謝負擔。
生吃最佳,新鮮濕核桃營養流失最少。搭配燕麥、酸奶或拌沙拉,避免高溫油炸——油炸會破壞不飽和脂肪酸,產生反式脂肪傷血管。
也可將核桃仁磨粉加入粥品,消化吸收更高效,不刺激腸胃。
3. 存核桃:防變質護營養
新鮮核桃剝殼后密封冷藏,1-2周內吃完。干核桃放陰涼干燥處,受潮易發霉。變質核桃含黃曲霉素,會損傷血管內皮,哪怕只壞一小塊也要丟棄。
這些吃法反而傷血管
誤區1:糖尿病患者不能吃
核桃升糖指數低,不飽和脂肪酸還能輔助控糖,糖友每天1顆即可,需相應減少其他脂肪攝入。
誤區2:剝掉核桃仁薄皮
褐色薄皮含大量多酚,抗氧化能力比果肉更強,剝掉等于丟了“護心精華”。
誤區3:靠核桃替代藥物
核桃是食療輔助,不能替代降壓藥、降脂藥,需堅持健康飲食與藥物治療結合。